系列报道 又“稻”一年丰收季水稻肥暗藏哪些商机?
发布时间:2024-12-27 04:14:16来源:刀锋电竞网页版 作者:刀锋电竞平台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水稻生产的发展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优质米与劣质米差价日益扩大,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水稻生产一直追求高产、优质、高效,而产量和品质一方面取决于品种的遗传特性,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其生长环境和栽培措施,其中肥料尤为关键。
黑土地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是稀有矿产资源。我国东北黑土区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是东北大粮仓的重要保证。对于东北黑土地的保护,关系到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
“黑土层厚度为三十至一百厘米,其形成过程十分漫长,每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需要400年。按目前的水土流失速度,50年后东北黑土区将有1400万亩耕地因黑土层丧失而不能耕种。”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李和跃指出。水土流失、土层沙化、水田盐渍化正侵蚀着肥沃、富饶的黑土地,导致耕地质量严重下降、贫瘠化程度加重。我国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黑土耕地质量明显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10%以上。着重实施土壤侵蚀治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肥沃耕作层培育、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等措施,解决黑土耕地出现的“变薄、变瘦、变硬”问题。在区域上,松嫩平原北部的中厚黑土区以保育培肥为主;松嫩平原南部、三江平原、辽河平原的浅薄黑土区以培育增肥为主;大兴安岭东南麓、长白山—辽东丘陵的水土流失区以固土保肥为主;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西部的障碍土壤区以改良培肥为主。
因此,亟需对黑土地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改良。具体到肥料来说,发展绿色肥料保护生态环境,减肥增效,这也是肥料生产的必然趋势。黑土地保护的核心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有机质最直接的手段是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产品必须实现无害化,重金属限量指标和蛔虫卵死亡率及粪大肠菌群数等必须符合有机肥料行业标准。还要对土壤进行科学的检测,有针对性地种植,并进行深翻及环境整理等作业,培肥地力、降低有害物质含量。在这些有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保持稳产高产。
黑土地肥沃不仅增产,关键是大米的口感和质量得到提高。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很大,黑土地种出的东北米以极佳的口感闻名,建设高品质大米品类和黑土地价值提升,实现共赢。
水稻一生需要的肥料主要是氮、磷、钾、硅四大元素及少量的微量元素。其中氮肥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大,其次是钾肥、磷肥和硅肥。
氮素供应量主要影响稻米蛋白质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氮肥的施用量越高,稻米的蛋白质含量越高,但香气、光泽、味道和食味值等品质会下降。
磷元素是水稻发育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元素,参与植物体内各种代谢,能促进氮肥的吸收。适量施用磷肥能够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胶稠度。但需注意,施磷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和土壤有效磷含量有关。我国长期重视磷肥施用,土壤速效磷含量大都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因此适当减少磷肥使用量,对稻米产量和品质无显著影响,食味品质有变有趋势。
钾元素有利于增强水稻的光合作用,促进氮素吸收和蛋白质合成,改善稻米品质。施用适量的钾肥能够使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胶稠度上升,改善稻米的蒸煮和食味品质。而钾肥和氮肥科学配合施用,可以显著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更好的改善稻米营养品质。
硅元素是优质水稻栽培不可缺少的元素,适量施用硅肥能够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
水稻生长过程中单靠大量元素补充营养是不够的,中微量元素的缺失是普遍现象,日益加剧的隐形缺素、综合缺素等问题导致了病虫害、产量、品质以及水稻抗逆性的不断下降。然而,水稻需要补充多少中微量元素是困扰许多人的问题。针对水稻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补充中微量元素不再是应不应该,而是补充多少、怎么补充的问题。因此,要提高稻米的食味品质,必须控制好不同肥料的比例,按照水稻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施用。
除土壤外,水稻生长所需的营养很大程度来源于肥料,科学施肥能进一步提升稻米品质。由于肥料的使用存在不合理因素,如施氮量过高、缺乏中微量元素、农民缺乏正确的施肥指导以及盲目施肥等,导致肥料利用率较低,水稻生产潜力和土壤等自然资源效率得不到应有的发挥,限制了水稻质量的提高,最终影响农民的经济效益。科学施肥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化肥的使用。
近几年,不合理的施肥方式改变了土壤的质量,土壤板结现象日益突出,有机肥的使用是有必要的。有机肥不仅能提高稻米产量和外观品质,还能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有机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利用土壤中的有机质产生次级代谢物,其中含有大量促生长类物质,能提高叶片光合速率,促进水稻中后期合理健康群体结构的形成,有利于病虫害控制,从而增强抗性、稳定产量。由于有机肥料中养分释放缓慢,肥效较长,水稻孕穗时养分供应充足,提升了孕穗至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的生长率,明显提髙水稻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及穗粒重,显著提高产量。施用有机肥可提高精米率、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改善加工和外观品质。在施用中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的种类和施用量,有些有机肥由于含氮量较低,需要在保证正常氮肥的前提条件下施用。
此外,有机肥含有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氮、磷、钾、钙、镁、硫等大中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同时含有有机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脂肪、蛋白质等。科学施用有机肥能使稻米的有机酸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提高、直链淀粉含量下降,从而改善米饭的光泽度、黏性、弹性、柔软度及综合口感,显著提高稻米的食味品质。
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兼施,补充种微量元素,保持养分全面、持续供应,这对逐步提高水稻单产、改善稻米品质、保障稻米安全意义深远。
食物,是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基本前提,是维持人类发展的基础物质条件。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粮食安全问题仍旧是保护国家安定、保证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生态环境污染等。在食品生产及加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影响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的因素,因此,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觉醒,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也随之提高,如何获得安全、营养的高质量食品已经成为食品科学工作者迫切解决的问题。
要获得安全、营养、高品质的食物需要控制食物从生产、加工到贮运销售的各个环节,避免食品原料受到污染,影响食品品质,安全的生长环境和科学的农田管理以及严格的加工质量标准都是必不可少的。绿色食品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既不是简单地禁止生产过程中化学物质的使用,也不是简单地对最终产品的有害成分含量和卫生指标进行测定。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耕地面积不断缩小,人口增多,人们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同时,一些未达标的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大气污染的加剧,以及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造成农村水体、土壤污染,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影响,诸如此类的因素造成大量的化学物质经由食物链和食物网直接或间接地传递到食品中,最终富集在人体上,危害人类健康。
农业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推广绿色技术,既要有精准扶持政策,也要有针对性强的到户服务,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见实效”,更多绿色技术才能有效转化落地。当前,我国绿色农业生产没有形成规模,绿色农业发展的成本仍较高,没有形成集约化的规模经营。绿色农业企业存在生产基地分散、产量低、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且无法形成品牌带动效应,造成生产的产品市场竞争力较低。以上都是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保证粮食安全,让国民“端稳饭碗”,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质量变革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绿色农业技术创新及应用推广,转变农业耕作方式以及经营方式,建立健全绿色农业标准化体系,从生产领域全方位保障食品原料绿色环保,从根源上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快科技创新,肥料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资,直接关系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合理施肥、保护土壤是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水稻质、量双提升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