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卫镇:大米产业走好品牌化建设之路
发布时间:2025-10-27 04:06:26来源:刀锋电竞网页版 作者:刀锋电竞平台近日,在吉卫镇产业高质量发展专班群里,弹出的几条信息令人格外振奋:“吉卫大米绿色标志获批!已经签约、即将发证”“今年已是吉卫大米有机认证连续检测三年的最后一年”“国家地理标志的获取,当前正处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年段”……一条条罗列的消息,标志着吉卫大米品牌化建设正稳步前行。
早在明代洪武元年,吉卫镇便是崇山卫系列贡米主产区,历来素有“花垣粮仓”之美誉。在上世纪70年代,与永顺十万坪、大庸后坪并称湘西州三大粮仓。大米种植区域位于云贵高原东端边陲的高山台地和武陵山区腹地,平均海拔800多米,这里阳光充裕、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因此,一年一季的晚籼稻粒粒饱满、整米率极高。经检测,大米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硒、锌、蛋白质、胶稠度等指标明显高于一般大米,达到国标一级优质米水稻品种,煮熟的米饭晶莹透亮、浓香扑鼻、口感香甜有嚼劲,素有“无菜也能吃三碗”的佳话。
吉卫大米的品质在湘西境内远近闻名。可如何从“好米”华丽转身为“名米”?吉卫人民一直在探求着这样的一个问题的答案。近年来,吉卫镇充分的发挥自然地理优势,将水稻产业列为全镇主导产业,坚持以“五个推进”全力打造“吉卫大米”品牌。
坚持推进农民主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即农民之本,粮食即农业之基,在苗岭地区,大米便是农民的粮食根基。吉卫镇一脉相承的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崇,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着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经营主体,让农民真正成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产主体和受益主体。
坚持推进村企合作。2022年,吉卫镇13个村(社区)联合组建湖南吉卫崇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坚持“公司+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实现统一配种、统一配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包装、统一销售,实现生产布局规模化、水稻品种统一化、育苗育秧集中化、播秧收割机械化和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统购统销。
坚持推进基地建设。2022年至今,通过村集体流转和农户签订合同的方式,已建成生产基地4000亩,建成水稻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示范基地400亩,整合镇域内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需加工车间、仓储等资源。2025年招商引资,建设500亩健康绿色生态水稻种植基地,实现育耕种收全过程无农药、无化肥。
坚持推进农机服务。科技赋能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2022年7月,依托村集体经济成立花垣县金满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农机大户、农业技术专业人才组建而成,配备3D谷种打印机一台、育秧机2台、覆土机2台、旋耕机6台、插秧机15台、收割机2台、无人机1台、烘干机3台,转运车辆2辆。自挂牌成立投入运行以来,合作社始终从提高作业服务的品质入手,逐步扩大服务范围、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农机化作业服务,很好地解决了一家一户小规模农业生产难以实现机械耕作的难题。
坚持推进品牌打造。吉卫镇全力发展优质稻产业,培育打造了“崇山苗米”“吉卫大米”等品牌的大米。此外,今年已成功取得大米绿色标志并有望在明年底前取得有机认证、国家地理标志相关认证,着力将“崇山苗米”“吉卫大米”打造成省内驰名商标。目前,水稻产业正逐步实现成为带动吉卫镇全面发展的强大助力,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让美丽乡村真正散发“乡土味道”。
眼下,又到了稻浪千重高的季节,稻穗展露金黄,轰鸣的收割机也陆续进场,一粒粒金黄的谷子为吉卫镇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机。吉卫大米正带着它独特的魅力走好品牌发展建设之路,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