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里山外贵州人|张文凯:“爆改”金刺梨 闯出“黄金路”
发布时间:2025-05-09 09:29:20来源:刀锋电竞网页版 作者:刀锋电竞平台张文凯,贵州得宝农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股东、创始人之一,贵州省安顺人,2021年与几位创始股东,利用各自在外创业多年积累的资金、经验和各方面资源,成立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科技公司——贵州得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挖金刺梨的独特健康价值。2022年获安顺开发区"招商形象大使"称号;2023年参加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头雁"培训优秀学员称号。2024年荣获“最具三农情怀企业家”称号。
3月10日早上10点,偌大的办公室,张文凯整理着资料,等待前来拿酱香刺梨的客户。
12点,还来不及吃午饭,在贵州得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得宝”)的会议室里,张文凯与各部门同事统筹规划产品的销售。
16点,张文凯的办公室里传来视频会议的声音,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技术人员正在商讨下一步金刺梨产品研制和技术难点。
17点,“张总,这是明天要寄到成都的单子,您签个字。”张文凯签着一张又一张订单……
这就是张文凯的一天,繁忙又普通,在他脸上却看不到疲惫。“2024年,我们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2025年仅1月的产值就达500万元。金刺梨已经融入我的生活,挖掘了它的价值,也在实现我的价值,我怎么会累呢。”张文凯笑着告诉记者。
2024年12月,得宝的酱香刺梨上市,短短几个月,就成为得宝销量第一的明星产品,除此之外,金刺梨原汁、金橄康刺梨橄榄原液等产品,早已是安顺市一张响亮的名片。
说起金刺梨,张文凯滔滔不绝:“金刺梨产品的价值在于它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及贵州特有的独特性。小小的果子,有大大的能量,含有黄酮、SOD等身体有好处成分,长时间喝,不仅能增强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力,还有美容养颜、促进肠胃消化等功效。”对于在安顺土生土长的他来说,这不仅是相伴一生的事业,更是回忆和寄托,而他的故事也如同金刺梨的酸甜滋味一般,令人回味悠长。
1993年正是贵州省开启建设出海大通道——广西北海贵州经济开发区建设的之时,刚刚毕业的他也加入了这支队伍,去往北海,从酒店服务生到酒店管理,再到房地产开发,一干就是十几年,这十余年间,张文凯不断辗转于广西、云南、贵州,直到2015年,一直在外漂泊的张文凯,回到家乡贵州省安顺市,他一直在思考,自己的价值是什么?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
2018年,阴差阳错下,他参加了“清华大学—安顺市企业家成长工程研修班(第三期)”,课程结束后,同学间的感情却越来越深厚,从始至终保持着联系,直到2021年,在一次聊天中了解到大家似乎对当时各自从事的行业都不太满意,经过商榷,在国家“三农”政策倾斜下,无疑农业科学技术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行业。2021年8月几人便合伙成立了得宝,自此,张文凯也开启了他与金刺梨的故事……
公司成立初期,各方面都还在摸索和尝试,进入农业科学技术这个行业,对于张文凯来说又是从头再来,没有渠道,也没明确未来具体的方向和主推的产品,公司只能找别人代工,2022年春节前,推出了刺梨原汁、刺梨饮料等产品。让他没想到的是,在2022年春节后,刺梨原汁类产品供不应求,这便唤起了张文凯儿时的梦想:“我想要让刺梨走出贵州,走出国门。”
从小就接触刺梨的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小果子,经过一番调研,看到了前景一片大好,便下定决心将安顺的金刺梨做出自己的产业链,对此,张文凯并没有盲目,他开始不断地学习,参加研学班,与同行的前辈请教,学习经验。
刺梨生于山野间,富有“维C之王”的称号,俗称“三王圣果”(VC之王,VP之王,S0D之王),每年盛夏时节,走进贵州省安顺市总会看见漫山遍野的刺梨树,待到金秋十月,金色小果子点缀在山野间,空气中弥漫着果香,金刺梨一直是安顺市政府主打的种植产业,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由于销售和深加工跟不上,这块招牌迟迟打不出去,甚至使得不少农户心灰意冷。
张文凯了解到,金刺梨从2006年开始种植,直到2019年,全安顺已有30万亩金刺梨。彼时的金刺梨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产品类型单一,大多以鲜果销售为主,产业链短,附加值低。2022年贵州有刺梨深加工企业36家,而金刺梨深加工企业仅有2家。
尽管如此,张文凯还是看到了金刺梨背后隐藏的无限可能,他深知,如果要闯出一片天地,还需要大量的知识,需要合作,了解别人的创新技术,因此,张文凯参加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的学习培训,并促成公司与多个高等院校合作研发,为产品深度研发找到了依靠。
“家乡刺梨的发展正如火如荼,我多年在外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在,我带着新理念和新思路回到家乡,就是想为家乡的发展做一些贡献,让刺梨走得更远,以产品带动企业未来的发展。”张文凯这个“新农人”,正用他的方式赋能刺梨焕发新活力。“我会一步一步让金刺梨的能量发挥到最大化。”
2022年6月,贵州得宝投入1.2亿建设“得宝果蔬产研中心(一期)”,建成1、2、3号标准厂房和一座研究中心大楼。自此,不再代工,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八度得宝”“金橄康”“得宝酷”等系列新产品。2023年5月投产至今,销量已达1600万余件。
一条生产线,一个小时,能有多大产能,张文凯给出答案:鲜果压榨20吨/小时,金刺梨饮2万瓶/小时。这一组数据的背后,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张文凯明白,金刺梨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各方的支持与合作。因此,他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与农户、合作社、科研院校、经销商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与中科院贵州重点产物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药学院,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研发新产品。通过合作,得宝不仅获得了强大的技术上的支持,还提升了商品市场竞争力。
金刺梨在口感上,鲜果微甜,但水分不多,口感略酸涩,有客户提出不太能接受,随即,张文凯便开始研究怎么样在保留它营养价值的情况下调整口感。经过调试发现,加入了苹果、橄榄后的金橄康刺梨橄榄原液,不仅降低了酸涩的口感,还有生津润喉消炎的功效,上市不久便得到一致好评,已经远销到俄罗斯、新西兰等国家。
金刺梨鲜果的出汁率不高,按现在公司的设备产能,每小时会有10吨左右的金刺梨果渣,为了让金刺梨充分的发挥其营养价值,得宝与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发现果渣里面通过物力压榨以后还有很多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通过发酵后能够极大地释放开来,比如它的SOD是金刺梨原汁的好几倍,随后便研发出了酱香刺梨果蔬饮料这款产品。2024年8月,在上海开幕的第23届全球高端食品展览会上,这款饮料备受关注和青睐。
另外,2023年,在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贵州省第三期“乡村振兴头雁学习班”上,张文凯与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总经理文平相识,通过聊天,两人一拍即合,共同研发出具有助睡眠效果的天麻刺梨,经过近一年的反复调配和测试,天麻精华刺梨终于在2025年1月上市,短短一个月,2025年春节期间已经收到多家企业、公司的订单。
都说“好酒不怕巷子深。”但其实好酒也怕巷子深,对于产品营销售卖,张文凯积极拓展销售经营渠道,与各大经销商、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让金刺梨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同时,他还注重品牌建设,通过参加各类展会、举办品鉴会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目前,得宝已经上市的金刺梨原汁类产品8款,金刺梨饮料类产品10款,研发还在继续,产品还在一直更新,金刺梨是宝,在挖掘金刺梨营养价值的路上,张文凯从未停下脚步。
此外,张文凯考虑到“头雁”培训班的人脉资源,在学校的全力支持下,在企业成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专家工作站。带头组织“头雁”开展交流座谈活动,激发精英间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思想的火花碰撞,推动领域内的改革发展。
与此同时,张文凯依托公司是中国国际商会理事单位及贵州省民营经济国际商会会员的优势,积极介绍“头雁‘”企业与外商深入对接,经他牵线年成功出口俄罗斯,首单合同金额1000万元。
得宝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多家合作社和金刺梨种植大户签订合同,采用提前向种植户支付预付款,让他们没后顾之忧,同时,积极组织种植专家给与各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
自2023年公司投产以来,金刺梨鲜果收购价格已从之前的2块左右一斤上涨到现在均价在8000至10000元/吨,当地百姓线年,安顺市各区县新增金刺梨种植5万亩。得宝公司投产后直接解决就业100余人。间接带动千余户种植户增收。随公司销售渠道的打开,金刺梨的收购量也会大面积上涨,届时,金刺梨花将开满黔中大地,金色的小果子也将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在生产线上滚动的金刺梨原汁,持续更新的金刺梨产品,不停上涨的销售额,源源不断的订单,这一刻,金刺梨的好得到了具象化。“金刺梨对于我来说,带给我的是精神上的支柱,回到家乡创业,能为家乡百姓致富尽一份力,为家乡农业产业尽一份力,助力乡村振兴,我很高兴。在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期间,我们得宝公司的金刺梨产品能代表地方受邀亮相两会,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张文凯说。
如今,张文凯已经是安顺金刺梨深加工企业的领军人物之一,通过“公司”+“研究中心”+“产品生产线”+“种植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致力于走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为农户实现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把金刺梨做大做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会不断擦亮‘得宝’品牌名片,力争让安顺金刺梨走出贵州,让贵州刺梨走向世界。”谈及未来,张文凯从容又自信。他,正以金刺梨为笔,书写产业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