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谷物系列

 

洛克菲勒:14岁时吹牛要赚10万57年后他存款10亿捐了5亿

发布时间:2024-09-20 12:26:19来源:刀锋电竞网页版 作者:刀锋电竞平台

  原标题:洛克菲勒:14岁时,吹牛要赚10万,57年后,他存款10亿,捐了5亿

  1839年7月8日,约翰·D.洛克菲勒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哈得孙河畔的一个小镇。

  他的祖上平庸,家境穷苦。母亲是一个勤快简朴的虔诚基督徒。而父亲则是一个犯过重婚罪的狡猾商人,贩卖过木材、毛皮、食盐,杂货,甚至还当过装神弄鬼的江湖郎中卖假药。由于“神通广大,样样在行”,所以一生也没什么大起色。

  在洛克菲勒心目中,父亲不是一个正直的人,且对家庭极其不负责。父亲跟他说得最多的口头禅常常是“我可能不会再回来了”。随后便真的会失踪好几个月,大概也是怕那些被他的假药坑害的病人找他讨命。但一分钱都不寄回家里的日子,常常让洛克菲勒与母亲陷入煎熬。

  而他自己的家庭,就是一个处在山脚下的家庭。阶层差距是一个沮丧的现实,但并不是为了泼冷水,因此他转而又说:“起点不决定终点。”

  比如童年时,他已在孩童之间兜售糖果;12岁时,他把自己积攒的一笔“巨款”50美元放高利贷借给邻居,收取利息;甚至在懵懂的年纪,他已有投资的眼光。将发现的一个火鸡窝搬回了家里,把小鸡饲养到感恩节的时候卖出,赚取可观的回报。

  他赚回来的钱本该交由母亲养家,但都被父亲一把塞进了自己的口袋,这种事情不止一次。

  虽说这个混蛋父亲无法依赖,但无可否认,洛克菲勒最早的生意头脑就是启蒙于父亲。

  父亲告诉他,“只有付出劳动才能得到报酬”,所以洛克菲勒有着一个精明的记账本,上面详细地记录着他给家里干了些什么活,以此来向父亲索要工钱,尽管这是妄想。

  在一个惯做的游戏中,洛克菲勒常常站立于一张高椅,然后纵身一跃跳入父亲的怀抱。但有一次,父亲没有伸出双臂接住他,结果他重重地摔在了地板上,嚎啕大哭。而一旁如雷贯耳的,是父亲的哈哈大笑,还有那一句“要相信钱,而不能相信人。”

  因为父亲说过,“做生意要趁早!”所以洛克菲勒在中学毕业后决定不上大学,到商界闯荡。

  犹记得读初中时,同学问他:“约翰,你长大后想干什么?”14岁的洛克菲勒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我要成为一个拥有10万美元的人,我准会成功的。”

  他说:“我上铁路公司、上银行、上批发商那儿去找工作,小铺小店我是不去的。我可是要干大事的。”

  于是,为了找到心仪的工作,洛克菲勒疯狂面试。每天早上八点,他西装革履地出发,在风吹日晒中奔赴一轮又一轮的面试,在一次又一次的拒之门外后流浪于大雨滂沱。

  他越挫越勇,从不气馁。每个星期有6天都在面试,一连坚持了6个星期,终于,天道酬勤,他这个童工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记账员。

  1855年9月26日,16岁的洛克菲勒走进一家农产品运输公司正式工作,他的周薪只有5美元,但足以令他欣喜若狂。这一天被他定为第二个生日,以此来纪念人生第一天就业。

  跟数字打交道的工作是刻板、枯燥的,况且谁会对这份没有晋升前景,又薪资微薄的工作饱有热情。但洛克菲勒是多数人之中的例外。

  他工作的态度一丝不苟,核查账目“比花自己的钱还尽心”。别人看到的是这个小童工如何被老板压榨,但他自己却说:“没有感情的数字最诚实,所以我从记账员的工作中学会了尊重数字和事实。”

  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正如他日后给儿子的信中所说的:“天堂和地狱都由自己建造。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除了完成本身工作外,洛克菲勒还喜欢给公司的经营出点子。但他不会想到,“长舌妇”的爱好居然给他提供了“咸鱼翻身”的机会。

  有一次,公司失策高价买入了一批有瑕疵的大理石,老板痛心不已,只能自认倒霉。而此时的洛克菲勒灵机一动,建议老板把责任推到负责运送货物的3家运输公司头上。

  毋容置疑,这是一个暗箱操作的鬼点子,但老板很喜欢。这个绝妙主意使公司挽回了损失,随之洛克菲勒的年薪涨到了300美元,第二年又涨到了500美元。

  到了第三年,洛克菲勒的年薪涨到了600美元,但他要求老板加到800美元,结果遭到拒绝。

  那一刻的心情无比压抑,彷徨间,他回忆起了小时候吹过的“牛皮”还未实现,满肚子的不甘涌上心头,果断把老板炒鱿鱼。

  踏出公司的那一天,洛克菲勒并不像是一个被奴役许久的员工得到解放那样轻松,因为离开也代表着出发,他的行囊装载着伟大的梦想,依旧沉重而道远。

  1858年,年仅19岁的洛克菲勒从父亲那儿以10%的利息借来了1000美元,自己再拿出全部家当800美元,与朋友克拉克合伙创办了人生第一家公司,主营农产品贸易。

  洛克菲勒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当他雄心勃勃进入商界的头一天,他就祈求神明保佑他的公司一帆风顺。但是没有想到,公司开业第一年就遭受滑铁卢。

  一场灾难性的风暴袭击了美国中西部,农作物受损严重。洛克菲勒公司所订购的一大批豆子到手时损毁大半,血本无归。

  受灾那一年,农民的收成已全数破产,只能预售来年的谷物。但前提是,预订的公司一定要先支付定金。

  在同样亏损严重的情况下,大部分竞争公司均无力支付定金,纷纷倒闭关门。此时合伙人克拉克也建议保本退场,但洛克菲勒一口拒绝了。他看准了当前是一个绝地开花的好时机,目光如炬地直视克拉克:“大家都走了,我们该留下来。”

  随即,洛克菲勒通过报纸散布“谣言”,说他能够向农民提供大笔的预付款。另一头,又向他的客户保证能够提前供应大量农产品。

  显然,他两头都说了大话。接下来,为了让谣言变成真话,他必须要筹到周转资金。为此他不情愿地向父亲借债,身无凭物地向银行贷款。

  当银行老总问他拿什么来抵押时,他不失尴尬地说:“没有,我本人就是担保。”

  然而,结果出乎意料,疯狂的银行老总居然同意借钱给洛克菲勒,以至于签完贷款那一刻,洛克菲勒感受到自己已经连同性命卖给银行了。

  凭借这笔钱,洛克菲勒接收了来年的大批农作物,卖给早已下好订单的客户,成功扭亏为盈。公司第一年就净赚了4000美元。第二年,净赚1.2万美元。

  一年后,也就是1861年4月,美国内战爆发,总统林肯发布征兵令。洛克菲勒顿时陷入难堪,法律上他应该参军上前线,但他满脑子就想着赚钱。

  洛克菲勒苦恼地对克拉克说:“真见鬼,自己人打自己人还让我去送命?我还是替他们想想怎么发财吧。”

  吃了豹子胆的洛克菲勒决定逃避兵役,他请了二三十个替身充当炮灰,上一个死了,后一个顶上。

  而在战争打响前夕,洛克菲勒已忙得不可开交地往死里向银行借钱,随后大量囤积谷物、食盐、火腿,还有棉花、煤等战略物质。待战事扩大,物资短缺,物价高涨之时,再统统出手。

  历史从来不缺席发战争财的商人,洛克菲勒就是这里面之一。至于赚了多少,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心里明白,自己的老本行——农产品代销,虽然做得有声有色,但拼死也仅仅是一个赚差价的大中间商,难以成为跻身全美的富人。想要“一夜暴富”,就要涉猎那些“腾空出世”的事物。苦苦寻找之中,石油的喷涌而出,直接了当地给洛克菲勒的人生转折点打了一个问号。

  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石油。无数资本家视之为深埋土地的黑金,蜂拥而至。不到一年,宾夕法尼亚采油区井架林立。

  1961年,经过一段时间的躬身考察后,洛克菲勒决定不对原油生产来投资。因为那里的油井已经有72座,日产量高达1135桶。而石油作为新兴能源,仍未得到普及应用,市场需求有限。盲目开采,存在潜在危机。

  不出时日,果然如洛克菲勒所料。由于疯狂开采,原油供过于求,油价一跌再跌,每桶原油从最初的20美元一泻千里至10美分。

  最初那些雄心勃勃的石油商大多赔了身家,洛克菲勒不得不佩服自己当初的明智决定。事后他略带嘲讽地总结那些浮躁的人:“打先锋的都是笨蛋,要想创造一份事业,必须要学会忍耐。”

  “约翰,煤油燃烧时发出的光亮比任何照明油都亮,它必将取代其他的照明油。想想吧,约翰,那将是多么大的市场,如果我们的双脚能踩进去,那将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啊!”

  醍醐灌顶的一番话让洛克菲勒快速意识到,探油开采的结果没办法预测,且具高风险。而炼油不但保险,还是这个行业最关键的获利环节。

  随着照明油专家安德鲁斯的加盟,洛克菲勒与合伙人克拉克各投资4000美元成立了炼油厂。安德鲁斯成功提炼出煤油后,不到一年,炼油业已成为公司最赚钱的主业。洛克菲勒当即拍板公司从农产品经营转行,全力发展炼油业。

  然而,当洛克菲勒打算全力以赴,高歌猛进之际,他的昔日拍档克拉克泼了他一头冷水。克拉克不赞同公司继续冒险扩大业务,认为小步前进才是最稳当的策略。

  洛克菲勒回忆说:“因为我贷款扩大炼油业务的事,他(克拉克)非常生气,好像这冒犯了他似的。”

  “克拉克是一个无知、自负、软弱、缺乏胆略的人,他害怕失败,主张采取谨慎的经营策略,这与我的经营观念完全背离。

  在我眼里,金钱像粪土一样,如果你把它散出去,就可以做很多的事,但如果你要把它藏起来,它就会臭不可闻。克拉克不是一个好商人,他不知道金钱的线月,为了扩大规模,洛克菲勒想买下皮特霍尔河的一座油田,但在此之前,他需要克拉克同意签下一张借据。但是没有想到,得来的却是克拉克的大发雷霆,他怒斥洛克菲勒想让债务把公司推进火坑。洛克菲勒则反驳说:“只要借钱能稳稳地扩大业务,我们就应该借。”

  “借钱是为了创造好运。如果抵押一块土地就能借得足够的现金让我独占一块更大的地方,那么我会毫不迟疑地抓住这个机会。”

  “当我们对重要的事情产生巨大分歧时,我们的合作也就走到了尽头。克拉克已经成了我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我必须踢开他——和他分手。这是一个重要时刻。”

  多年后,回忆那一次拍卖时,洛克菲勒满怀感激,他说:“那是一场豪赌,押上去的是金钱,赌出来的是人生。”

  “标准石油公司”。这个注定载入史册的名字,打响了洛克菲勒人生中最为刺激的垄断战斗。

  电话那头的声音,来自当时全美国最有权势的男人——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

  洛克菲勒保证自身的煤油能装满范德比尔特的火车,范德比尔特答应给出更便宜的运费。

  这种局面正是范德比尔特希望看到的,他想垄断石油运输市场,那么就必须扶持他的唯一客户——洛克菲勒,垄断炼油业。

  在市场上,他大打价格战,甚至不惜低过成本价,以此迫使对手无法经营,再一举将其收购。若遇到顽死抵抗的炼油商,洛克菲勒会无所不用其极,将市面上装油的油桶,存油的仓库,全部买下,使得对手面临“有油无桶”的尴尬局面。最后他会以“好人”身份出场,为对手提出解困方案,但最后的结果不外乎就是对方被收购至标准石油麾下。

  “标准石油公司从未承诺原油收购价格不变,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完全是采油者的过错。现在收购价格为2.5美元,你们可以拒绝接受,但我要补充一点,到了下个星期,每桶高于2美元的原油,本公司一概不收购。”

  数年来的吞并使洛克菲勒背负无数骂名,有记者曾当面诅咒他说:“这么多人因为你家破人亡,你不怕下地狱吗?”

  另一边,得知洛克菲勒背叛了私下订立的独家运输协议,范德比尔特勃然大怒。他决定反击,但方式却令洛克菲勒万万想不到——范德比尔特竟与自己的劲敌斯科特结成“铁路联盟”,一同宣布撤出与洛克菲勒的交易,以逼迫洛克菲勒屈尊就范。

  这是一项声势浩大的工程,6500公里的石油管道,形成一张交错纵横的蛛网,标志着管道运输即将替代传统的铁路运输完成未来的石油使命。

  “我现在给大家提供一条可以趾高气扬的出路,把公司卖给标准石油公司,是天赐良机,如果得到了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你和你们所爱的人,将永远高枕无忧。”

  “安德鲁斯先生是一个没有商业头脑却自以为是的人...这种人与我发生冲突毫不奇怪。这个自私自利的家伙想把赚来的钱全分了,甚至怒气冲冲地威胁我说,他不想在公司继续干下去了。”

  安德鲁斯高兴坏了,他感觉自己手上的股票不值100万,认为自身占到了便宜。但他无疑是在重复前拍档克拉克的愚蠢。

  他以500美元高薪聘请了这篇文章的作者多德回公司上班。多德是个年轻的律师,每天就负责皓首穷经地翻查法律漏洞。后来,他提出了“托拉斯”垄断组织的概念。

  垂垂老矣的洛克菲勒听到这个判决时,缄默许久。在法官激烈的批判声中,他一言不发,最后在即将退庭前,他为标准石油公司,为自己的奋斗人生,作了最后一息辩驳:

  “我刚进入石业时,简直一片混乱。我带来了订单,我选择了一个次等的非效率市场,这个行业才得以发展。我为每家每户带来了光明,没人指责我;我提供了几万个工作岗位,数百万美元的出口额时,没人指责我。石油是这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你称之为垄断,但我称之为事业。”

  “洛克菲勒先生的财产,可能是任何一位私人美国公民凭个人努力所可能累积的极限。”

  不知有没有人这么认为,资本家做慈善,要么是自我营销的虚伪,要么就是为自己的前半生赎罪。金钱都是万恶的,赚了多少进袋子里就有多少罪恶附加身上。所以洛克菲勒的一生才会毁誉参半,有人骂他是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资本家,但当他把金钱捐出去,或者说他把身上的“罪恶”散出去时,就有人尊敬他是一位慷慨的慈善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