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水果系列

 

贵州高山橙有了“空中快递”

发布时间:2025-11-09 10:12:42来源:刀锋电竞网页版 作者:刀锋电竞平台

  初冬的贵州罗甸,橙香满山间。在罗甸县兴隆源生态农业专业开发协作社的1700亩橙园里,一个个丰满的脐橙缀满枝头,采摘工人黄荣丽熟练地将果子装入筐中。不远处,两架无人机正络绎于果园与山脚的运送车之间,每分钟就能完结一趟运送。

  在罗甸县兴隆源生态农业专业开发协作社的高山橙园,无人机正在下放从林中运来的新鲜橙子

  “曾经背果上山,十个人半小时才背500斤,现在无人机半小时能运5000斤!”站在橙园旁,基地负责人魏碧华指着繁忙的无人机,难掩振奋。这位来自江西、在罗甸深耕多年的农业创业者,本年引进无人机技能后,彻底改变了果园“靠人背、靠肩扛”的传统运送形式。

  他介绍,罗甸橙园多散布在山地坡地,曩昔人工运送是最大难题。“路窄又陡,下雨后更滑,工人背果时常常扭伤脚。”魏碧华回想,从前基地每天要出4万斤橙子,需50名工人连轴转,却仍赶不上10万斤的订单需求。

  现在,50名采摘工人调配两台无人机,一天就能完结8至10万斤出货量,“一台无人机十分钟能飞8到10趟,运1000斤果子,相当于10个工人一整天的运力”。

  运送功率提高后,果农的务工环境也愈加友爱。51岁的黄荣丽是罗甸县罗悃镇罗苏村乡民,此前一直在浙江打工,本年传闻家门口的橙园招人,便决断返乡。“每天7点半上班,5点下班,一天能挣110元,还能照料家里。”

  黄荣丽笑着说,曾经在外地打工,一年只能回一次家,现在既能守着家人,又不必干背果的重活,“采果子轻松,收入也安稳,比在外奔走强多了”。

  魏碧华泄漏,基地工人多为50至60岁的当地乡民,以往雨天路滑、负重上下山易导致跌伤。无人机承当运送后,工人只需专心采摘,劳作危险显着下降,工作积极性也更高。现在,基地终年雇佣30余人,采收季增至50至60人,为周边乡民供给了安稳的工作岗位。

  无人机的参加,不只解放了人力,更打通了生鲜运送的“最终一公里”。罗甸县供销社农产品出售负责人安兴顺指出,无人机运送使橙子从采摘到装车的时刻大幅度缩短。“以往装2万斤货需一天,现在仅需一个多小时。果子上午采摘,下午就能抵达商场,客户当天即可尝鲜。”

  这种“速度优势”直接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安兴顺表明,尽管橙子价格随行就市,但运送时效缩短后,果子更新鲜,客户体会更好,收买商也更乐意协作。现在,在罗甸供销社的协助指导下,罗甸橙子通过电商、团购、商超等途径销往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日均销量达数万斤。

  安兴顺还展望了“无人机+电商”的助农新形式。“偏僻山区传统商户不肯去,但无人机能轻松跨沟越壑,结合电子商务平台,让更多农产品飞出大山。”他表明,罗甸橙子栽培培育面积约4万亩,年产量超4万吨,未来将有更多基地引进无人机技能,进一步降本增效,让更多农户的农产品“飞”出大山。

  从人工担负到无人机运送,罗甸橙园的革新是高科技助力村庄复兴的缩影。无人机不只处理了山地运送难题,更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转型——农人增收、工业增效、品牌增值。在这片橙香四溢的土地上,科技之翼正托起乡民的小康梦,也让罗甸橙子以更快的速度、更新鲜的姿势,甜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