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和食品
发布时间:2025-02-05 12:44:28来源:刀锋电竞网页版 作者:刀锋电竞平台人参自古以来拥有“百草之王”的美誉,更被东方医学界誉为“滋阴补生,扶正固本”之极品。人参是东北三宝之首,盛名于国内外,其独特的疗效和昂贵的价格令人神往。按生长过程中受人为影响程度分为野山参、山参(林下参、移山参)、园参。本项目合作方中康参芝(通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人参生产加工的公司,依托长白山万亩山参基地和灵芝基地,优质出品山参养生酒、山参口服液、山参茶、山参蜜片、山参化妆品、山参系列礼品、破壁灵芝孢子粉等健康产品。该项目属于《通化市人参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
人参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人参种植业,原材料有种苗、土地、肥料、农业机械、设施等;中游为人参加工公司,最重要的包含人参初加工企业及人参深加工企业;下游最重要的包含中药企业和人参产品消费者两大类。
中药企业将人参作为药品原材料,消费者则直接用各类人参用品,包括人参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中药材批发商业市场是人参行业的主要下游应用,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中药材市场成交额为1976.08亿元,同比增长18.70%;2022年中药材市场成交额增长为2084.67亿元,同比增长5.50%。
人参不但是“东北三宝”之一,更被视为是“百草之王”。近年来,随着时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参的价值也愈发受到重视,市场规模逐步壮大,2021年中国人参市场规模增长至约299亿元,同比上升13.7%。
人参是吉林省得天独厚的特色优势资源,人参产业在吉林省最具优势特色。2021年,吉林省人参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600亿元,领跑全省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东部山区产业兴旺的重要标志。2015年吉林省人参产量为26,996吨,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2021年吉林省人参产量为39,664吨,产量占比降至56.78%。
人参的强壮、延年、益智等传统作用已为现代医学所证明,深化了人们对中医中药的可信性及经典论述的正确性的认识。具体来说,人参中的有效成分包括皂甙类、非皂甙类、小分子肽和多肽、多糖等。其中,以人参皂甙研究得最多,因Rgl和Rbl含量较高,活性强,作用广。Rgl和Rbl是人参促智的主要有效成分,前者可改善记忆全过程,后者对记忆获得和记忆再现过程有易化作用。人参皂甙主要使用在于医药工业、日用化妆品、食品与饲料工业等方面。例如,在食品与饲料工业方面,皂甙有延年益寿作用,可用做食品添加剂。
随着人参下游需求的不断多样化,市场对人参需求量将呈现增长态势,预计未来几年国内人参需求量还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8年我国鲜人参需求量或将达到83,739.3万吨。
近几年,国内人参价格呈现倒V走势,2010年国内鲜人参价格46.3元/千克,到2013年人参价格达到峰值193.4元/千克,随后价格回落到2021年的121.4元/千克。如下图所示:
国内人参价格曾在2010年至2014年连续5年出现上涨,2015年之后进入到下跌过程中。2020年,国内人参价格基本触底,成为近几年人参价格低谷。从2020年开始,人参价格出现回升,目前参龄为4年的园参市场行情报价约在30元/斤至35元/斤,林下参价格大约在1,000元/公斤至1,200元/公斤,参农种植人参积极性有所回升。
中国海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中国人参相关商品总进口量波动增加,进口金额逐年增加。2022年中国人参相关商品进口量达3693.1吨,同比增长了3619.67吨,增长了49倍;进口金额达10550.39万美元,同比增长了7349万美元,增长了2倍;进口量及进口金额的增长均来自“鲜或干的西洋参”的拉动。2023年1~2月,已累计进口人参相关这类的产品1118.14吨、价值2110.85万美元,分别占2022年总进口量、总进口金额的30.27%、20%。
中国海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7~2022年,中国人参相关商品总出口量及总出口金额均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2022年中国人参相关商品总出口量达1803.39吨,同比增长了286.36吨,增幅为18.87%;总出口金额达7990.07万美元,同比增加了1216.72万美元,增幅为17.96%。2023年1~2月,已累计出口人参相关商品291.01吨、价值1444.97万美元,分别占2022年总出口量、总出口金额的16.13%、18.08%。
作为我国最大的人参生产基地和交易集散地,吉林省人参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60%、全世界的40%,每年通过长白山地区人参市场交易的原料参占全国交易量的85%左右,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人参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吉林省在确保人参品质的基础上,提高精深加工水平,丰富产品品类,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力图撬开庞大的消费市场。吉林省人参产业在2022年保持了连续多年的增长势头,总产值642.5亿元,同比增长7%,连续两年突破600亿元。
人参产业是我国最具优势、最具发展后劲的产业之一,也是我国在国际上占有一定优势的传统产业之一。项目依托长白山万亩山参基地和灵芝基地,生产山参养生酒、山参口服液、山参茶、山参蜜片、山参化妆品、山参系列礼品、破壁灵芝孢子粉等健康产品,发展前途广阔。
合作方中康参芝(通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8年,注册投资的金额500万元,公司位于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公司是修正药业、正源药业等国内众多医药企业及保健食品企业的人参原料供应商。公司下辖通化市二道江区二道江乡林下参种植科普示范基地、通化市二道江区铁厂镇林下参基地、集安市林下参基地等,共计约4.4万亩。其中,已经开发种植籽生林下参约4.2万亩,蕴藏了从15年到30年不同年份、规格籽生林下参的储备,现年生产加工能力约为200余万株。
未来几年,中康参芝将以林下参深加工为基础,实施产业链延伸,完善设备设施,打造林下参深加工精品基地,树立品牌价值,为市场提供高的附加价值的产品,逐步在国内形成集人参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专业化、科技型生产企业。
首先市面上售卖的鲜人参大量出现在9-10月份,过了这两个月份,市面上就会大量售卖生晒参,而生晒参正是经过了脱水处理而产生的人参品种。生晒参经过了在阳光下晾干或晒干的脱水处理,具有3-5年的寿命,具有调节血压,安神益智等众多功效。
为了再次延长生晒参的寿命,人们对生晒参再次进行了蒸制处理,得到了人参的熟制品,即红参,红参不但能够拥有10-15年的寿命,还能在补虚方面比生晒参强得多,因此也是人们最喜欢购买的一种人参。
各种处理人参的方法都会从不同程度上对人参中的人参皂苷,人参多糖,微量元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进行破坏和损伤。而直接将人参中的营养的东西进行提取,则可以使这些营养的东西最大程度且快速的进入人体为我们所吸收,是新型处理人参的方法之一。
吉林省是世界的人参主要产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格外的重视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发展人参产业作为全省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实施了人参产业振兴工程。相继出台了《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等一系列产业促进政策,制定了《吉林省人参管理办法》,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人参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该项目属于《通化市人参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位于二道江区,项目建成后将突破二道江区人参加工业较为薄弱的态势,逐步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3月,国家发改委同意设立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着力提升产业承接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开放合作,有力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在承接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将示范区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特色制造基地、绿色低碳转型先行区、区域合作发展新高地和全国重要的农特产品加工基地。示范区范围有四平、辽源、通化三市。本项目为示范区七大承接产业中的医疗健康行业项目。
吉林省将成立省级层面支持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推进机构,协调相关省直部门加强对示范区的指导服务,建立健全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围绕营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
二道江区地处长白山西麓、浑江中游,水源充沛,土壤肥沃,野生动植物资源密集,野生动植物药材、矿物药材、药物资源达1,100多种,是全国“五大药库”之一,有适宜人参种植基地建设及开展人参深加工业务的先天条件。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年平均气温6.3摄氏度,降雨量690~750mm,日照时数2,300小时,境内2/3以上的面积为山区,属长白山系。通化市的地势地貌、气候温度、海拔高度极其适合野生人参的生长繁殖,是林下参种植培育的天然之地。自1983年起开始投入林下参种植,距今已有38年历史,种植培养面积现已达到约4.2万亩,每亩可出产500~800株高品质林下参,现有的种植培养面积可出产约2,900万株左右林下参,最长参龄已有35年。现每年投入林下参种植基地面积不低于1,000亩,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二道江区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腹地,立足于白通丹经济带中心,鹤大、通长公路横穿区内,与通沈、通丹、梅集等高速公路连接成网,是东北东部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是吉林省向南开放的重要窗口。随着通化机场、国际陆港的投入运营,二道江将形成“一小时域内、两小时省会、三小时出海”的快速大通道,成为真正意义上通化市副中心城区。
通化市拥有吉林省人参研究院、吉林大学通化医药学院、集安人参研究所、通化师院中药系、市园艺研究所等5个人参科研专门机构,全市有38户医药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有修正、万通、紫鑫等18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项目合作企业有林下参生产基地,原材料品质好、成本低,利润点高,可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合作。
年产10万吨生物菌肥;年脱残人参5,000吨,进行人参肽提取、冻干、食品系列研发生产。
项目规划用地80亩,建设人参生物菌肥加工车间,人参有机化脱残车间,人参精加工车间、恒温灭菌处理室,原料仓库,成品库房、研发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办公楼及附属设施等。
项目达产后,年出售的收益8,000万元,利润2,878万元,投资回收期8.1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15.15%。
从社会效益来看,该投资项目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相关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建成后将增强二道江区人参加工能力,可促进当地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并且对缓解当地社会就业压力有一定的非消极作用,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合作企业可采取引进生产线代加工、战略销售、电商营业销售平台等多种业态合作模式,在精品礼盒、保健品精深加工、化妆品提取研发等领域研究合作。
二道江区位于通化市主城区与白山市之间,是通白城镇组团中延浑江城镇带的中间结点城镇,是通化市中心城区的副中心。二道江区幅员面积378平方公里,辖三镇一乡、两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2.5万人。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腹地,立足于白通丹经济带中心,鹤大、通长公路横穿区内,与通沈、通丹、梅集等高速公路连接成网,是东北东部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是吉林省向南开放的重要窗口。随着通化机场、国际陆港的投入运营,二道江将形成“一小时域内、两小时省会、三小时出海”的快速大通道,成为真正意义上通化市副中心城区。
二道江区电力、水利、森林、植物、矿产等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二道江发电厂装机容量达20万千瓦。水资源总量达65.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73%,盛产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1,100多种,是全国“五大药库之一”,拥有绿色食品资源190多种,储有铜、铁、煤炭、石灰石、石膏、硅石等多种矿产2.3亿吨。产业特色鲜明,拥有“三城”之美誉,中国医药城、吉林钢铁城、中国通化葡萄酒城享誉全国。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健康产业为支柱,以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和新型建材产业为优势”的“1+3”新型产业格局。